學校前身
福州業余大學
1958年5月,福州市人民政府創辦福州業余大學,市長張繼中兼任校長。它以干部、教師為主要招生對象。初期,學校設在大根區觀巷,依托福州第五中學辦學。1961年與福州工農師范學校合并,校部遷至水部路22號,由教育局主管。
“文化大革命”中,學校停辦?!拔幕蟾锩焙?,經教育部審定,承認福州職業技術學院
其為大專學歷。1978年5月,福州市人民政府決定恢復福州業余大學。1982年,福州業余大學成為福建省首批驗收審批的成人高校。1987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在鼓樓區倉角頭1號撥600平方米平房為該校辦公之用。1987年以后,學校開始招收第二學歷生,附設中專部,與福建師范大學夜大學聯辦本科班。同時,大力發展非學歷教育,舉辦多種專業證書班,各級各類單科、多科培訓班。
福州市工人業余大學
1959年1月,福州市總工會創辦福州市工人業余大學?!拔幕蟾锩敝型^k。
1979年3月,福州市總工會決定復辦福州市工人業余大學,建校于福州市工人文化宮內,租用中學教室上課,舉辦以理工科為主的大專層次學歷班。
1982年,學校成為福建省首批驗收審批的成人高校。
1984年,與同是工會主辦的職工業余中?!V菔泄と藰I余工業學校合并,對外保留兩塊校牌,內設中專部,同時增設職業中學。
1992年,學校被評為全國成人中等專業教育先進學校。
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州分校
1979年2月,福州市教育局創辦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州工作站。
1983年12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改辦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州分校。
合并建校
2002年9月,福州業余大學、福州市工人業余大學、福建廣播電視大學福州分校(資源)整合組建福州職業技術學院。
2004年1月,福州商業學校并入學院。
2006年12月,學校以等級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
2008年7月,被確定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立項建設單位。
2009年5月,被省教育廳確定為**批閩臺高職聯合培養人才項目院校。
2012年初,通過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項目驗收,正式成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職院校[3-4]。
院系專業
截至2013年6月,學院下設9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機械工程系、交通工程系、計算機系、人文社科系、管理系、經濟系、應用外語系、商貿系)、2個部(公共基礎部、思想政治教學部)、2個二級學院(網絡技術管理學院、國際學院)、1個中心(電大與繼續教育中心),共有39個全日制高職專業,2個特殊教育專業,2個應用型本科專業。
人文社科系:廣告設計與制作(閩臺合作)、文秘(文化市場管理方向)、廣告設計與制作(特教)、藝術設計(室內設計方向)、藝術設計(動漫方向)、會展策劃與管理、新聞采編與制作
計算機系: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應用技術(特教)、計算機網
學校建筑(5張)絡技術、軟件技術(多媒體應用方向)商貿系:市場營銷、電子商務、物流管理、國際商務
管理系:建筑工程管理(房地產開發方向)、工程造價、旅游管理、旅游管理班、出境領隊班(含閩臺合作項目)、航乘服務班
經濟系:會計電算化、金融保險、金融保險(閩臺合作)、投資與理財
電子工程系:應用電子技術、應用電子技術(閩臺合作方向)、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電梯維護與管理方向)
機械工程系: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紡織機械方向)
交通工程系:汽車運用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城市軌道交通車輛
應用外語系:商務英語、商務日語
網絡技術管理學院:網絡管理、網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物聯網方向)
師資力量
截至2013年6月,學校共有教師總數457人,其中,院內專任教師219人、院內外兼職教師101人、院外兼課教師137人。
專任教師中的高級職稱83人,占院內專任教師的37.9%,中級職稱111人,占50.7%;初級職稱25人,占11.4%;雙師型教師149人,占86%。
專任教師中擁有博士學位教師6人,碩士及以上學位(**在讀)教師134人,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教師78人,??茖W歷教師1人(為全國技術能手)。
兼職教師中高級職稱占14.9%,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或技師以上專業技能等級占13.4%。
教學建設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建立了融專業教學、崗位培訓、技能競賽、技能鑒定、技術研發五大功能于一體的機械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交通工程、計算機網絡、文化創意、經貿物流、旅游服務等七大實訓中心。校內實訓基地10個,實訓分室87個,實訓設備總投入近5000萬元,建筑面積1.33萬平方米,規劃和在建面積達2萬平方米。其中文化創意共享實訓基地、電梯裝調與維護實訓基地為**財政支持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影視動畫實訓基地、應用電子技術實訓基地、物聯網網絡一體化實訓基地、旅游管理實訓基地等為省級財政支持高職教育實訓基地。
在2012-2013年度福建省高等職業院校專業建設質量評價結果中,學院17個專業類(33個專業)有16個專業類(31個專業)進入全省前10名,1個專業類(2個專業)為全省第1名。
**財政“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能力”項目:數控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
**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文化創意共享實訓基地、電梯裝調與維護實訓基地
福建省高等職業教育示范專業: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電子技術、
學校景觀(4張)廣告設計與制作、市場營銷、旅游管理省級精品專業: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旅游管理、應用電子技術、市場營銷、會計電算化
省級精品課程:應用文寫作、網絡廣告設計、網站開發與學會學習、旅游資源分析與應用、商務英語應用寫作、C語言程序設計、財務會計實務、電機與電力拖動、機械基礎、連鎖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策劃實務、路由技術
福建省教學改革綜合試驗項目:“政校企三位一體”共育數控專業群人才高職教學改革綜合試驗項目
福建省教育改革試點項目:“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試點、“校企聯合培養文化創意類專業高技能人才”改革試點、“職業教育技能培訓”改革試點、實施“校校企”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工作、開展閩臺高校師生雙向交流
福建省財政支持的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影視動畫實訓基地、應用電子技術實訓基地、物聯網·網絡綜合實訓基地、旅游管理實訓基地
福建省高職院校生產性實訓基地:電梯裝調與維護實訓基地
福州職業技術學院位于,福州職業技術學院要在面向所有人的終身學習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方式激發人們學習,并助推人的發展。對外合作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與福州市經委、市商貿服務業局、市旅游局、青口投資區管委會、福清融僑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組建了福州市電子信息與機械、動漫游戲、商貿服務、旅游服務、青口投資區、融僑開發區等4個行業、2個園區政校企合作工作委員會。
據2014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與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理工學院(BCIT)合作舉辦計算機系統技術專業,與澳大利亞博士山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合作舉辦會計電算化專業,與高校開展閩臺高職“校校企”聯合培養人才項目,與云南、山西、廣西、河南、浙江、貴州、安徽等10省實現對等招生,并連續多年為省內外同類院校培訓教育教學管理干部和專業教師。
截至2013年6月,學校合作的企業數量達到164家,其中4家為世界500強企業;合作企業訂單培養759人。校企共同開發課程41門,共同開發教材31本。企業捐贈設備418萬元,技術服務收入6.18萬元,培訓企業員工3706人。擁有院外實訓基地105個,年接待學生數213552人次,其中接受半年頂崗實習學生數162360人次。
科研平臺
學校建有福建省高校動漫游戲應用文科研究中心、高職教育研究所、禮儀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等科研機構[11-13]。
科研成果
2012-2013年度,學院公開發表論文249篇,其中發表在核心期刊或被EI收錄的論文33篇;學院共有43項項目獲得省、市、廳級科研項目立項,其中《數控機床切削加工方案優化研究及應用》獲福州市科技局立項資助,《基于遙感影像的耕地信息自動識別及農作物長勢評估方法的研究》獲省教育廳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計劃項目立項資助,《以職業素質培養為核心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研究》獲福建省教育規劃“十二五”規劃重點項目立項資助;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現了學院國家發明專利申請“零”的突破;出版專著3部;《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基于**批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方案的分析》榮獲福州市第八屆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是全省高職高專院校4項獲獎成果之一。
學術資源
據2015年7月學校圖書館官網顯示,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54.74萬冊,電子圖書56萬種;館藏圖書中外借書庫30萬余冊,教工書庫11萬余冊,工具書庫9千多冊,電大書庫7千多冊,輔助書庫3萬多冊,臺版書庫2萬多冊。
校訓內涵
校訓:明德、利器、厚實、篤行
內涵:校訓“明德、利器、厚實、篤行”倡導的是:明辨是非、美丑、善惡,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刻苦學習,提高技能,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理論聯系實際,知行統一。
校訓“明德”,引自《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薄袄鳌保浴墩撜Z·衛靈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薄昂V行”,引自《禮記·儒行》:“儒有博學而不勞,篤行而不倦?!?/p>
社團文化
2012-2013學年,在校學生正式注冊的院級學生社團共有31個,有會員3776人,占學生總人數的56%,成為全院人數多的學生組織。
類別
社團名稱(2013年6月數據)
學習實踐類
ERP沙盤協會
動漫協會
美妝協會
投資與理財協會
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協會
外語協會
廣告協會
汽車協會
禮儀協會
攝影協會
電子況技協會
市場營銷協會
旅游協會
電子商務
金融協會
法律協會
文化藝術類
排球協會
乒乓球協會
羽毛球協會
舞蹈協會
書畫協會
籃球協會
武術協會
棋牘協會
吉他協會
輪滑協會
足球協會
魔術協會
社會公益類
愛心協會
黨委書記:陳承茂
黨委副書記、院長:林承超
黨委副書記:林福榮
黨委委員、副院長:金昌余、詹碧卿、劉松林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沈錦華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