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前教育資料缺,無考。明萬歷三十六年(1608年)思恩縣知縣楊天啟創建學宮于縣城南門外,清代設有書院。部分城鄉設有私塾。
清光緒末年,學校稱學堂,全縣有初等、高等小學堂2所,學生不足250人。
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教育有所發展,思恩縣城、宜北縣城和較大的鄉設有完小,部分小學附設幼稚班。思恩縣城設國民中學,并開辦女子初級小學及簡師班。因戰亂,學校時有停課現象。
解放后,廢除舊的教育制度,教育事業日漸興旺。1987年,全縣形成了中小學教育網,縣城設有高級中學、初級中學、民族中學及中等專業學校和重點小學,每鄉鎮都設有普通中學和中心小學,村設有完小、教學點,全縣基本實現小學普及教育。[23]
2007年,環江毛南族自治縣有小學310所,其中村完小以上學校149所,教學點161個,小學在校生26500多人;普通初級中學18所,初中在校生13400多人;普通高級中學1所,完全中學1所,私立高中1所,高中在校生近3000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1所,在校生1300多人(含在企業頂崗實習學生);縣直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50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50人。全縣專任教師3566人,其中,幼兒教師45人,小學教師2349人,初中教師952人,高中教師160人,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教師60人。
1992年,環江縣實現了基本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目標,1998年,又完成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任務,并通過國家級驗收。2005年10月,全縣各鄉鎮全部通過自治區級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以下簡稱“普九”)評估驗收,“普九”人口覆蓋率已達100%。2006年11月全縣“普實”工作通過了自治區級評估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