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31日電在近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雅加達辦事處、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等聯合主辦的東南亞地區暨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國際會議上,汗馬自然保護區等8家單位被列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CBRN)新成員。汗馬自然保護區位于根河市境內,地處大興安嶺山脈北段西坡,屬大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汗馬自然保護區蘊涵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天然的自然博物館、物種基因庫和生物實驗室。這里有野生植物88科222屬468種,其中珍稀瀕危保護植物14種,鉆天柳、黃芪、草蓯蓉、大花芍蘭是保護植物。野生動物有174種,保護的珍稀野生動物有26種,細嘴松雞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還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紫貂、貂熊、原麝;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花尾榛雞、燕隼、紅隼、黑熊、棕熊、猞猁、馬鹿、雪兔等。作為示范自然保護區,近年來,汗馬自然保護區緊緊抓住珍稀瀕危動植物物種和典型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兩大重點,正確處理發展、保護和管理的關系,逐步從以物種保護為中心向以生態系統保護為中心轉變,形成了建設規范、管理**的自然保護區示范體系。
歷史文化
該保護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根河市,面積107348公頃,1995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6年晉升為,主要保護對象為寒溫帶原始針葉林生態系統。本區地處大興安嶺山脈的北部西坡,屬寒溫帶大陸性氣候。由于保護區地理位置特殊,其地質、地貌、氣候、森林、植物、土壤等方面均具有大興安嶺北部林區的典型特征。區內山地植被垂直帶譜比較明顯,森林仍保持著原始狀態,為典型的寒溫帶苔原山地明亮針葉林,并發育有高緯度的多年凍土和沼澤植物群落。保護區內保存了以大興安嶺的鄉土樹種──興安落葉松為主要群種的332種植物,其中巖高蘭、興安落葉松、鉆天柳等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已發現的陸棲脊椎動物有136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有紫貂、貂熊、猞猁、駝鹿、花尾棒雞、細嘴松雞等26種。汗馬保護區與大興安嶺東坡呼中自然保護區毗鄰,兩者合為一體,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大興安嶺原始林生態系統。因此,該區的建立,對于保護大興安嶺原始森林生態系統的完整性,研究原始狀態下自然生態系統的演替及物種間的鏈鎖關系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風土人情
春節期間,南方一些城市和國家都處在旅游旺季,旅游的人很多,很可能會影響住宿、飲食、旅游的質量;同時春節期間也是國內探親訪友的高峰期,很可能會對乘車、乘坐飛機帶來一些麻煩。旅游部門提醒,一定要合理選擇旅游線路,不要盲目從眾。
--------------------------------------------------------------------------------------
旺季門票:60元
--------------------------------------------------------------------------------------
開放:8:0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