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古港碼頭所在的黃埔村位于海珠區,北臨新港東路,南隔黃埔涌與侖頭相望,西臨東環高速公路,東隔珠江與長洲、深井相望。黃埔古港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自宋代以后,黃埔村長期在海外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時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黃埔村逐步發展成為廣州對外貿易的外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國設江、浙、閩、粵四海關,粵海關在黃埔村設黃埔掛號口和稅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在全國撤銷江、浙、閩三海關,僅保留了粵海關,指定廣州為惟一對外貿易口岸。據《黃埔港史》記載,從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間,停泊在黃埔古港的外國商船共計5107艘,黃埔古港進入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中外貿易商船的停泊地。瑞典商船“哥德堡號”在十余年里三次抵達這里,對中瑞早期的貿易起到了重大作用。黃埔古港地區分為四個功能區,即紀念展示區、古港公園區、棧道餐飲區及村頭廣場區,集展示、傳播、娛樂、休閑于一體的“文化公園型景區”。其中紀念展示區由黃埔稅館、永靖營(兵營)、買辦館、夷務所和展示街組成。黃埔稅館是整個建筑群中的重點。兵營處設有營房、瞭望臺、兵器架等。除了風景古跡外,這里還有十分值得一試的當地小吃——艇仔粥,價錢超低,味道十分正道,一定**不試。
歷史文化
黃埔古港碼頭所在的黃埔村位于海珠區,北臨新港東路,南隔黃埔涌與侖頭相望,西臨東環高速公路,東隔珠江與長洲、深井相望。黃埔古港見證了廣州“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自宋代以后,黃埔村長期在海外貿易中扮演重要角色。南宋時此地已是“海舶所集之地”。明清以后,黃埔村逐步發展成為廣州對外貿易的外港。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全國設江、浙、閩、粵四海關,粵海關在黃埔村設黃埔掛號口和稅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在全國撤銷江、浙、閩三海關,僅保留了粵海關,指定廣州為惟一對外貿易口岸。據《黃埔港史》記載,從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至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80年間,停泊在黃埔古港的外國商船共計5107艘,黃埔古港進入鼎盛時期,成為當時中外貿易商船的停泊地。瑞典商船“哥德堡號”在十余年里三次抵達這里,對中瑞早期的貿易起到了重大作用。黃埔古港地區分為四個功能區,即紀念展示區、古港公園區、棧道餐飲區及村頭廣場區,集展示、傳播、娛樂、休閑于一體的“文化公園型景區”。其中紀念展示區由黃埔稅館、永靖營(兵營)、買辦館、夷務所和展示街組成。黃埔稅館是整個建筑群中的重點。兵營處設有營房、瞭望臺、兵器架等。除了風景古跡外,這里還有十分值得一試的當地小吃——艇仔粥,價錢超低,味道十分正道,一定**不試。
風土人情
在旅游中應注意不要隨便購買不衛生的飲食。
--------------------------------------------------------------------------------------
開放:8:00-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