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窯——創意園及浙窯概況
中國?浙窯——杭城北部新文化地標
鄧肯?司各特說:如果你想尋覓美,就請到美的寓所。在杭城城北石祥路與通益路交叉口東南京杭大運河之濱的"浙窯公園"就是一個與美為鄰、締造美、充滿美的創意園。
臨河而矗 鬧市隱園
浙窯,一集研究、展示、交流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陶藝創作中心,聚集著一批有著學院派學術背景的藝術家,由中國美術學院美術中心傾力打造,其宗旨是以學院派的學術理念,創作先鋒的現代陶藝作品,引領陶瓷日用器的發展潮流,開創時尚陶瓷生活新天地。
浙窯公園占地120余畝,經過杭州運河綜保委精心建設,保留了船塢、船軌等近代工業遺存特色鳳貌,2008年9月浙窯正式落戶于此,成為目前杭州運河邊真正臨河而居,坐擁城市人文與自然景觀的藝術創意產業園,也是中國**個以現代陶藝品牌命名的城市公園。
肩負使命 弘揚國粹
陶瓷作為國粹曾經為華夏文明在歷史上征服全世界立下過汗馬功勞。但時至今日,中國的陶瓷日用器發展水平卻與陶瓷名國的美譽相去甚遠,浙窯以弘揚國粹為己任,力求把陶瓷日用器的研究、實踐與探索、交流等環節提升到國際水平。
陶瓷日用器消費是文化和物質消費的結合體。人們在必需的物質開支之外,很大一部分支出是用于文化消費,也可以叫作精神消費。的具有文化氣息、藝術質地和個性化特征的陶瓷日用器,在文化消費層面至少包含三種文化消費,即視覺文化消費、觸覺文化消費和歷史人文文化消費;文化消費帶動著生產和交流。浙窯致力于打造性價比、附加值高且深具升值空間的陶瓷日用器、藝術品。浙窯所追求的境界是一種能夠與幸福感和品質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生態,并通過這種產業生態為全社會提供一種消費的文化模型和物質載體。
名家薈萃 新銳云集
他們是一群當代的藝術大家,有著各自的專業追求卻因陶藝而走到一起,他們共同打造具有先鋒性和當代特色的學院派陶藝創作中心,致力于探索用現代的藝術語言創作先鋒的陶藝作品……王贊、王平、井士劍、司文閣、劉建國、劉正、宋建明、何士揚、花俊、沈岳、沈偉平、吳昊、周武、周雷、金心明、顧迎慶、駱獻躍、胡小軍、高法根、袁進華、尉曉榕、盛天曄、蕭榮慶、韓洪剛、戴雨享……
他們是一群年輕的新銳陶藝家,以時尚的創作思維、積極向上的生活觀點,在陶瓷日用器的實用功能外創作出千姿百態、色藝紛呈、多元化、多變化的陶藝作品……王成武、王崗、戎琪炯、李洋、吳建芳、李增龍、吳衛平、兒玉優希(日)、林崢、周莉、周劍鋒、胡敏、陳小俊、高乃燕、孫麗娟、賀博文、蔣馬祥、劉紅、劉潔、楊璐彬、鄭研……
藝術勝地 創新樂園
縱觀歷史,人們會發現各種不同形式的創造者多集中于創新能力強的都市中心,如:文藝復興時期的佛羅倫薩,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維也納以及現在發展迅速的美國的創新中心舊金山等城市,創造者在可以汲取到全新的營養。
自開園始浙窯已舉辦“中國當代學院派陶藝三十家”、“瓷上乾坤--名家浙窯書畫百盤展”、賑災義賣等多次大型展覽、活動,從陶藝角度展現了時代風采,多角度詮釋了"浙窯"現象是一種本土文化的創意覺醒,并使這種本土文化的創意分享真正達到互動,定期開展的周末陶藝動手游、陶瓷繪畫體驗等活動亦廣受喜愛,被評為杭州市具生活品質體驗點,并設有浙窯美術館、浙窯國際創作中心、浙窯陶藝沙龍、浙窯陶藝培訓中心、浙窯陶藝精品館 ……
浙窯--運河世界級旅游文化精品中的又一個獨具特色的藝術和旅游品牌正在茁壯成長,對提升和繁榮拱宸橋北一帶的城市人文環境、百姓品質生活,相關產業品質、品位,運河景觀的重要性和"助推器"意義已經凸現。
一個具有旅游、教育、互動價值的城市公園
一個實踐創作與理論研究并舉、共進
一個具有藝術高度和學術
一個依托運河、立足浙江、面向全國、胸懷世界,努力打造世界藝術品牌的現代陶藝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