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口一中現為12軌普通高中,有36個教學班,2030名學生,164名教職工,其中專任教師143名。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管理步入科學化規范化的道路,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高考成績逐年上升,呈現出穩中有進的發展后勁,先后被省、市、縣分別命名為“山西省德育示范學校”、“山西省平安校園”、“呂梁名?!?、“呂梁市文明和諧單位”、“縣級綜合考核先進單位”。
設施完備環境優美
學校校址位于交口城北五麟大街,占地面積66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8000平方米,基礎設施比較齊全。其中教學樓三棟,有標準教室36間;五層實驗樓一棟,有理化生實驗室、史地、微機、美術、階梯教室等功能教室14個;一個400米跑道標準操場,內設四個籃球場,一個足球場,一個健身場;多功能餐廳一座,可供2100人就餐;學生公寓樓兩棟,有八人標準宿舍210間,可容納1500人住宿,更高標準的學生公寓樓即將破土動工,屆時全校2000多名學生均可食宿校內,實行全封閉式管理。校園硬化面積500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2000多平方米,是一所設施完備、環境優美的新型學校。
群星輝映眾志成城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143名專任教師中有研究生學歷8人,本科學歷133人;中學高級教師17人,中學一級教師29人;各類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模范)教師、(模范)班主任47人,其中2人,省級9人,市級27人,縣級9人。近幾年新招聘的近80名青年教師,發展迅速,有10余人已成長為令人刮目相看的教壇新秀。目前,這支精良的隊伍正在校委會的堅強領導下,上下一致,精誠團結,向著更高的目標挺進。
精良裝備超前發展
學校理化生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均按省一類標準裝備;史、地、微機、美術、階梯教室等功能教室的設備達到呂梁先進行列,特別是歷史、地理、美術功能教室的設備堪稱全市水平,其中美術功能教室的開辟更是填補了全市空白。學校內部設有廣播系統、紅外線監控系統、英特網絡系統各一套,在校園內任何角落都可以收聽美妙的音樂和廣播。為了進一步利用先進的現代教育資源,學校為廣大一線教師配備了筆記本電腦,教師任意時段均可上網進行教學交流或調用教育教學資源。學校的音體器材齊全,不僅可以滿足教學需求,而且可以基本滿足中小型文藝演出和體育比賽的需要。下學期學校將在充實教學和辦公用電腦設備的基礎上,投入重資實現班班多媒體。
科學決策規范管理
2007年以來,我校在規范辦學的基礎上,明確提出了“五個一”工作目標,即建立一支強有力的干部隊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創設一個政通人和的工作環境,完成一個令人滿意的教學任務,探索一條穩步前行的辦學路子;調整了發展思路、辦學理念及管理模式,以“全神貫注搞教學,群策群力抓管理,眾志成城求發展”為發展的基本思路,以“育人為本,教書育人”為辦學理念,以“科研為先導,管理為關鍵,質量為根本”為管理模式,全面推行工作績效倒逼工作過程的新機制。
圍繞“五個一”工作目標,教研方面啟動了“青藍工程”和“三一一工程”?!扒嗨{工程”,就是名師引導、新老結對,推進實施傳、幫、帶、促;“三一一工程”,就是“三個課型”,即診斷課、匯報課、示范課;“一個總結”,即總結一節優質課的模式;“一種風格”,即形成各自獨特的教學風格。同時加大力度,開展教師綜合業務素質測評活動,以賽促學,以賽促練,提高教師隊伍的教研水平。為了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先后外請山西大學教授朱仁聲、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李一兩位分別為全體教師和高三學生作了“課堂教學藝術”和“高考沖刺指導”、“考前心里輔導及應試技巧”專場報告。育人方面以校園文藝藝術節為載體,廣泛開展班旗班徽設計比賽、書法比賽、繪畫比賽、宿舍裝飾設計比賽、征文比賽、演講比賽、文藝表演、田徑運動會、籃球比賽、軍訓等活動,并充分利用各種板面、廚窗進行正面宣傳教育,特別注重用事例育人,如四川發生地震災害后,我校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開展“獻愛心”募捐活動,并接收了來自四川江油市的四名受災學生。災區同學來校后,我們以班為單位組織了歡迎儀式,同學們致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辭,并向受災同學捐獻了書籍和學習用品,場面十分感人。常規管理方面,實行領導干部首問制、限時辦結制、優勝劣汰制。教學流程管理方面,啟動“三五三四工程”。“三五三四工程”,就是“三條主線”,即課前管理、課堂管理、課后管理;“五個環節”,即備課、上課、批改、輔導、考試;“三個結合”,即集體研究和個人鉆研相結合,推門聽課和敲門聽課相結合,集體輔導和個別指導相結合;“四個落實和統一”,即知識、能力、教法、學法四落實,教學進度、知識點、重難點、綜合訓練四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