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恩寺,坐落在宣化巍峨的鼓樓腳下,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時恩寺的大殿,是宣化現存年代早的木結構建筑。為土木堡之變(1449年)后,明王朝整頓邊防時期在宣化興建的重要寺院之一。因大殿建筑風格獨特,外觀古樸莊重,氣勢宏偉。因此時恩寺有著較高的文物價值。1992年6月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晉升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寺風格時恩寺,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大殿為單檐九檁廡殿頂建筑,面闊五間19.2米,進深三間12米,通高10.3米。斗拱為單翹單昂五踩斗拱,瓦頂為綠琉璃瓦頂。大殿前出單檐六檁卷棚歇山式抱廈,與大殿以勾連搭形式連接在一起,無斗拱,系清代后加,面闊五間13米,進深三間5米。大殿外觀古樸莊重,氣勢宏偉。1993年,河北省古建研究所對時恩寺進行測繪時,在大殿明間脊檁上發現創建時題記:“欽差鎮守宣府等處,建寺大檀越信官太監乃勝張進總兵官顏彪黃瑄。大明成化六年七月十二日午時建完,清泉、時恩二寺,開山比丘凈澄?!边@一發現提供了時恩寺確切建造年代、建寺官員及代和尚姓名等,并由此推測時恩寺應為土木堡之變(1449年)后,明王朝整頓邊防時期在宣化興建的重要寺院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