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朓樓位于宣城市區,系南齊著名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謝月兆于南齊明帝建武年間(公元494年-496年)出任宣城太守,于城關陵陽山頂建造一室取名曰“高齋”,在任期間理事、生活于此。唐初,宣城人為懷念謝朓,于“高齋”舊址,新建一樓,因樓位于郡治之北,取名“北樓”,又因該樓建成時,敬亭山已經揚名,登樓可眺望敬亭山,故又稱為“北望樓”。唐代李白曾多次來宣城,登此樓憑吊,賦詩抒懷?!肚锛镜切侵x朓北樓》詩膾炙人口,千古傳唱。詩曰:“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由于李白之詩廣為傳頌,故該樓又被稱為“謝公樓”、“謝朓樓”。此后在樓的周圍建有條風、清署、迎春、觀風、雙溪、懷謝等亭閣。歷代文人名士慕名而來,登樓觀賞者絡繹不絕,賦詩題詠者難以計數。
歷史文化
唐代白居易曾隨長兄白幼文寓居宣城并作有《窗中列遠岫》一詩,抒發登此樓的觀感。該詩被當時的宣歙觀察使所知,大為贊賞,并舉薦其赴京應試,得中為第四名進士,從而步入仕途。直至他晚年還作有《寄題郡齋》詩曰:“……無復新詩題壁上,虛教遠岫列窗間。再喜宣城章句動,飛觴遙賀敬亭山?!碧葡掏┠?874年),御史中丞兼宣州刺史獨孤霖將北樓改建,因其地勢高且險,崖疊如嶂,故題名“疊嶂樓”,并作記以志。明嘉靖年間知府方逢時重修,并復名“高齋樓”,也作題記。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知府許廷式重新修葺,并說:“疊嶂之名以地命也,謝公之稱以人傳也。北樓為古今所共知,而人而地并在其中矣。”遂題名曰:“古北樓”。清光緒初,知府魯一員,重修一新。修整后的北樓分上下兩層,上圓下方,全木結構,頂蓋琉璃瓦,四邊飛檐翹角。上層題額曰“疊嶂樓”,圍以木欄桿,下層題為“謝月兆樓”,四方置屏風門。樓基周圍有歷代詩文碑刻和修樓碑記??谷諔馉帟r期(1937年)該樓被日機炸毀。現已復建如初,重現昔日風采。謝朓樓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并稱為江南四大名樓。
風土人情
1.忌走馬觀花,出來旅行目的是愉悅身心,增長見識,如果每到一地而不去細心觀察鑒賞當地的風土,則失去了旅行的意義。2.忌行李過多,旅行時帶過多的物品是沒意義的,它是我們旅行的累贅。帶在身邊,行動又不方便;放在旅館,又不安全。所以我提倡一包政策:所有行李只須一個大背囊。3.忌惹事生非,旅行的地點始終不是自己"地頭",蠻勁、霸氣還是收斂點好。4.忌分散活動,如果是一伙人去旅游,不要各有各的節目,至少保持兩、三人的人數才分散活動。切忌單獨外出!5.忌錢人分離,多個心眼,小心為上的好。6.忌帶小孩,小孩子時刻需要大人的關照,使大人不能全身心享受旅行所帶來的樂趣。7.忌不明地理,每到一地請先買份當地地圖,一可作走失時應急之用;二可留為紀念。8.忌單獨出游。特別是出遠門旅游的人,與熟悉的人結伴同游,這樣既可增添旅游的樂趣,又能互相照顧。9.忌無目的的濫游。有的人在出門旅游前既無目標,也無計劃,有種"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的感覺,這種毫無目的的花錢亂逛,既浪費金錢,又徒費精力,影響身心健康。10.忌乘車坐船爭先恐后。11.忌暴食暴飲。有的旅游者在旅途中飽一頓,饑一頓,看見好吃的就暴食暴飲,沒有好吃的便不吃,這種做法是十分錯誤的。同時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預防腸道感染,發生旅途腹瀉。12.忌在風景區亂涂亂畫。這種亂涂亂畫,既損壞古跡的完善,也是一種不講精神文明的行為,會造成很壞的影響。13.忌語言粗野。旅途中應時時處處講文明,講禮貌,不要惡語傷人或與人爭吵,以免破壞自己和同伴的歡樂情趣。14.忌輕易交友。在旅游中應注意不要隨便與不認識的人深交,以免上當受騙。15.忌隨身攜帶重要文件或貴重物品。謹防失密、失竊,造成不應有的嚴重損失。
--------------------------------------------------------------------------------------
旺季門票:1元
--------------------------------------------------------------------------------------
開放:9:00-1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