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大學海洋學院,其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的山東省水產學校,有著50多年的辦學歷史。學院是在原山東省水產學校和煙臺大學水產學院的基礎上組建的。為盡快提升學院整體素質和辦學層次,學校將生物化工專業碩士點(校級重點學科)和生物工程本科專業及十余位高層次人才調到海洋學院,加之近年來引進的多名高水平、高學歷人才,使學院的組成結構和辦學模式得到了很好的調整和改善。
目前的學院,海洋特色明顯,專業設置分“海洋生物”類和“海洋工程”類兩條主線走,目前共6個專業?!昂Q笊铩鳖愒O有3個專業:生物工程、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昂Q蠊こ獭鳖愒O有3個專業:輪機工程、航海技術、熱能與動力工程(制冷空調工程方向),和一個海洋生化工程研究所,擁有生物化工碩士點,水生生物碩士點已申報待批;設有生物工程、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輪機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航海技術6個本科專業和輪機工程和航海技術2個專科專業。在校研究生、本??粕_1860人。
學院現有專業教師56名,其中博士生導師1名、教授3名、副教授30名,博士9名、碩士8名、在讀博士生7名、在讀碩士生22名。2001年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法箴和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如才為兼職教授,2004年又聘請了馬喜臣教授(遠洋高級船長)、潘新祥教授(博士、輪機長)、張利民研究員(研究生導師)和劉昌文高級工程師(教授級)為兼職教授。學院與中國海洋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蘭州大學、韓國木浦大學等國內外高校,中科院過程所、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國家海洋局煙臺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山東省海洋水產研究所、山東省漁船檢驗局、山東省漁業環境檢測中心、煙臺東方海洋集團等多家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目前學院承擔了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及教育部、農業部和山東省等各類重點研究課題10余項。
海洋工程試驗中心成立于2002年,順利通過了國家海事機關的項目驗收和部海事局組質量管理體系的審核。實驗中心共有專業實驗室18個,總使用面積3514㎡,設備共615臺套,設備價格總值1053萬元?,F有專業教師49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6人,中級職稱18人。具有博士學歷的2名,碩士13名。其中14名教師持有遠洋船舶船長和輪機長證書以及其他遠洋船舶證書。大多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
交通部海事局2007年7月27日,審核批準其海船船員培訓資質。學院2008學年開辦**屆船員培訓班。成為山東唯一一家開展航海類本科學歷教育的院校。
洋微藻生物技術、海洋資源、海洋活性物質等6個研究室和海洋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海洋工程、航海技術等4個專業實驗室,同時還有在國內有影響的、門類較齊全的生物和魚類標本室。儀器設備固定資產總值1100多萬元,其中彩色雷達、衛星導航儀、彩色氣相色譜儀、K氏定氮儀和研究顯微鏡、量子水下照度計等大多具有國際先進水平。新添置的GMDSS系統和航海模擬系統使該院航海技術專業的儀器設備檔次提升到國內同類專業地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