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把培育和發展增材制造產業作為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一項重要任務,以直接制造為增材制造產業發展的主要戰略取向,兼顧增材制造技術在原型制造和模具開發中的應用,面向航空航天、汽車、家電、文化創意、生物醫療、創新教育等領域重大需求,聚焦材料、裝備、工藝、軟件等關鍵環節,實施創新驅動,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促進增材制造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二)基本原則
需求牽引與創新驅動相結合。面向重點領域產品開發設計和復雜結構件生產需求,以技術創新為動力,著力解決關鍵材料和裝備自主研發等方面的基礎問題,不斷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滿足用戶應用需求。
政府引導與市場拉動相結合。發揮政策激勵作用,聚焦科技和產業資源,根據技術、市場成熟度,實施分類引導,同時發揮市場對產業發展的拉動作用,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不斷拓展應用領域,促進增材制造大規模推廣應用。
重點突破和統籌推進相結合。結合重大工程需求,在航空航天等涉及國防安全及市場潛力大、應用范圍廣的關鍵領域和重要產業鏈環節實現率先突破。兼顧個性化消費、創意產業等領域,形成產品設計、材料、關鍵器件、裝備、工業應用等完整的產業鏈條。
增材制造和傳統制造相結合。加快培育和發展增材制造產業,不斷壯大產業規模。加強與傳統制造工藝的結合,擴大在傳統制造業中的應用推廣,促進工業設計、材料與裝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與提升。
(三)發展目標
到2016年,初步建立較為完善的增材制造產業體系,整體技術水平保持與國際同步,在航空航天等直接制造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
1.產業化取得重大進展。增材制造產業銷售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年均增長速度30%以上。進一步夯實技術基礎,形成2-3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增材制造企業。
2.技術水平明顯提高。部分增材制造工藝裝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初步掌握增材制造專用材料、工藝軟件及關鍵零部件等重要環節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一批自主裝備、核心器件及成形材料。
3.行業應用顯著深化。增材制造成為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制造及修復領域的重要技術手段,初步成為產品研發設計、創新創意及個性化產品的實現手段以及新藥研發、臨床診斷與治療的工具。在全國形成一批應用示范中心或基地。
4.研究建立支撐體系。成立增材制造行業協會,加強對增材制造技術未來發展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如安全、倫理等方面問題的研究。建立5-6家增材制造技術創新中心,完善扶持政策,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