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下個月在紐約舉辦的3D打印設計展(3D Print Design Show)上,佛羅里達國際大學(FIU)建筑學副教授Eric Goldemberg和他MONAD工作室合作伙伴Veronica Zalcberg將會展出前所未見的5件3D打印樂器。
MONAD工作室專注于節奏影響相關的空間感知設計與研究。他們此次的展示,名為“多(MULTI)”,這五件3D打印樂器是在音樂家和制琴師Scott F. Hall的幫助下,以及FIU的幾個學生參與創作完成的。
即將展出的五件3D打印的樂器包括:
- - 2弦壓電小提琴
- - 異形吉他(Monobarasitar)
- - 大提琴
- - 小迪吉里杜管(澳洲土著人的樂器)
- - Hornucopia,這是一個大迪吉里杜管
屆時將有三個表演者在展會現場為參觀的觀眾演奏這五個樂器。這些3D打印的樂器充滿未來風格。而且它們是定制設計的,音色獨特。目之所見、耳之所聞,構成了一種獨特的美感。但這還不是全部!
“嵌在墻上的那些造型其實是3D打印的第六件樂器!它也可以演奏!”Goldemberg說。表演者手持壓電麥克風在即可將這件特殊的樂器激活,隨著壓電麥克風在墻壁雕塑表面的移動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藝術家們也鼓勵觀眾參與進來,總之,空間、藝術家、3D墻壁雕塑與觀眾共同塑造了一個綜合的可感知對象。
Goldemberg所指的這“第六件樂器”大約12英尺長、6英尺寬,是由4塊高密度泡沫的鉸接板組成的,表面被涂上了汽車漆,上面安裝了由PLA塑料制成的脊狀造型。其3D打印的組件可以通過壓電麥克風、Looper效果器、放大器來彈奏。小提琴、大提琴和電貝司都采用了與之相同的線性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