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應該是目前科技領域最受關注的一項技術,它似乎能打印任何你想打印的東西,它讓夢想趨近于現實。但是3D打印真的如此完美無缺么,當然不是,已經有來自各界的質疑之聲不斷冒出,紛紛指向3D打印。
警惕:3D打印材料存在健康隱患
眾所周知,如今3D打印行業最廣泛使用的耗材就是ABS和PLA材料,很多的廠商都標榜材料如何如何好,但是卻回避這些耗材可能對人體的安全隱患。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組成的三元共聚物。英文名為Acrylonitrilr-butadiene-styenecolymer,簡稱ABS。PLA是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的英文簡寫,全寫為:polylacticacid。聚乳酸也稱為聚丙交酯(polylactide),屬于聚酯家族。
雖然ABS/PLA本身都是無毒無害的塑料產品,但是工藝加工和原材料都可能引發致癌物質,特別是塑料添加劑以及聚合物中間產物反應不完全時,會引發致癌。這是不是很讓一些熱衷于3D打印的人群倒吸了一口氣?而且目前市面上的臺式3D打印機在工作時會向空氣中釋放出大量的有害細微顆粒(UFPs)。這些有害細微顆粒很容易停留在人的肺中,特別是肺泡里。另外,它們還會進入大腦的通氣管里,通過嗅覺神經最終進入大腦。由于有害細微顆粒的表面積很大,所以它們會吸收其它有害物質。吸入它們后最嚴重的后果是導致哮喘癥狀、心跳停止、中風,甚至會導致死亡。
3D打印成為造假幫兇
藝術品領域的水一直很深,贗品魚目混珠,但是一般難以逃過藝術品大師的火眼金睛。但是3D打印技術的出現,卻讓藝術品大師也摸不準到底哪個是真品哪個是贗品。伴隨高科技帶來的3D打印、高清印刷等技術,如今藝術品造假上升到了一個全新高度,不僅仿真度高,而且開始規?;瘡椭疲乖舅捅容^深的收藏市場更顯“詭異”。
只需要一張照片,3D打印就能打印出跟原物一模一樣的復制品。電腦數據顯示,相似度超過95%,并且成功率和相似度遠高于按傳統工序的翻制,大大增加了鑒別的難度。至于用于鑒別真偽的印章,更不在3D打印的話下,只要讓3D掃描儀掃描一下,蓋章的印都可以用3D打印機打出來。并且這方面的維權很難,國家尚未出臺相關法律,通過3D打印出來的贗品大行其道,讓老一輩藝術家扼腕痛惜。
3D打印槍支爭議不斷
3D打印技術在飛速發展,在大家歡呼第三次制造革命的同時,切莫忘了技術是一把雙刃劍,要隨時警惕新技術可能給我們帶來的災難性后果。
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家儀器公司宣布用金屬粉末成功制造并測試了世界上第一支3D打印金屬槍。據英國《每日電訊報》以及美國《探索》雜志在線版11月9日報道,目前槍械專家已使用該槍試射50發子彈,射擊距離超過27米,且多次擊中靶心。其問世將改變人們對3D打印產品精確或強度不夠的既有印象,但也再次引發了關于這項技術安全性的拷問。3D打印槍支引發全球關注,媒體廣泛呼吁政府應即時將相關法案擴展到3D打印槍支領域。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可以造福人類,也可以傷害人類。3D打印作為新興的最熱門的科學技術,人們切勿只是狂熱地把眼光放在它的新奇性和先端性上,多關注它背后的隱患以及未來或許涉及的問題,這樣才能使科技為我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