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的駐馬店留守兒童小文(化名),因遭遇車禍不幸失去左手5個手指?,F在他裝上了酷似鋼鐵俠的“機械手”,不僅能做出抓、握、提、拉等日?;緞幼?,還高興地騎起了自行車。5月25日,打印貓小編在國家知識產權創意產業試點園區采訪時了解到,這款由鄭州睿之鯤機電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機械手,是國內首個利用3D打印技術幫助斷掌患者恢復行動能力的成功案例。關注打印貓微信訂閱號:dayinmao,了解最新的3D打印新聞。更多3D打印模型請點擊http://www.dayinpai.com
“這款‘機械手’的正式名稱叫‘滑索假手’,它來自我院的一個公益醫療項目。”項目主持人、安陽市第三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張永飛說,該項目利用3D打印技術為斷掌患者量體定制假手,患者用力活動腕部關節,就可通過傳動滑索控制假手上的活動關節,做出抓握等動作,幫助患者恢復部分生活自理能力。
“一只‘機械手’要用33個獨立部件,如果用傳統技術制造,光模具費患者就難以承受。比如用傳統技術制作的高級肌電手,一只成本10多萬元。”項目技術方負責人、鄭州睿之鯤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石衛華介紹,“但是通過3D打印技術個性化定制一只假手,成本可降至幾百元,且具有佩戴方便、后期維護簡單等優點,為更多普通家庭的患者帶來了希望。”
據悉,目前3D打印技術在航空器和醫學領域的應用增速最快。石衛華說,3D打印技術的優勢非常明顯,近年來在我省發展迅速。“隨著技術發展,未來有一天也許人們能夠用生物細胞做材料,打印出可進行人體器官移植的‘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