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3D打印技術產業聯盟首席執行官羅軍2日在成都表示,隨著《中國制造2025》等官方文件的出臺,3D打印將迎來較好的外部環境,“3D打印的春天來了”。
羅軍指出,去年全球3D打印產值為300億人民幣,中國占其中的10%。中國官方近年來將3D打印與機器人、人工智能一起作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僅僅今年上半年,政府就出臺了2份重要文件來推動3D打印產業的發展。
專家們認為,3D打印的未來發展必須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控技術等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成為眾多智能化平臺的某個部分。
“國際上3D打印行業規模最大的會議沒有超過500人,展覽沒有超過5000平米。預計,本次參展的專業觀眾將突破3萬人次”,羅軍說。
據悉,中國3D打印創新中心、3D打印研究院、3D打印在線已經于2014年6月19-22日在青島舉辦的第二屆世界3D打印大會暨博覽會期間,正式與青島市政府簽約,落戶青島國家高新區,并將于今年6月下旬全面對外開放,并可能改寫3D打印整個生態系統。
羅軍指出,去年全球3D打印產值為300億人民幣,中國占其中的10%。中國官方近年來將3D打印與機器人、人工智能一起作為智能制造的核心技術之一。僅僅今年上半年,政府就出臺了2份重要文件來推動3D打印產業的發展。
劍橋大學工業光子學中心主任BillO'Neill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3D打印技術在全球已經誕生30余年,但多年來并沒有很大的進步。而應用市場無法打開被視為3D打印多年緩行的重要原因。。“因為3D打印并不是替代很強的技術,雖然在任何傳統領域都能使用3D打印,在批量化生產方面3D打印并不具備優勢”,羅軍說。只有個性化、復雜化的定制化制造才是3D打印的優勢。“現在我們缺乏的是一個成熟的商業模式,將3D打印與時尚、藝術、創意、教育培訓等行業融合起來。”
專家們認為,3D打印的未來發展必須與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數控技術等眾多先進技術融合發展,成為眾多智能化平臺的某個部分。
據悉,第三屆世界3D打印技術業大會暨博覽會將于4-5日在成都舉行,大會將圍繞“迎接3D打印3.0時代”主題展開深入討論,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200多位代表將參加大會。而第二屆3D打印博覽會將于3日在成都新國際會展最新拉開帷幕,來自德國、美國、比利時和國內的100多家企業將集中展示最新3D打印產品和3D打印作品,本次展覽面積達1.6萬平米,是目前為止全球3D打印行業規模最大的會議和展覽。
“國際上3D打印行業規模最大的會議沒有超過500人,展覽沒有超過5000平米。預計,本次參展的專業觀眾將突破3萬人次”,羅軍說。
據悉,中國3D打印創新中心、3D打印研究院、3D打印在線已經于2014年6月19-22日在青島舉辦的第二屆世界3D打印大會暨博覽會期間,正式與青島市政府簽約,落戶青島國家高新區,并將于今年6月下旬全面對外開放,并可能改寫3D打印整個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