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術將原本發射太空衛星耗資所需1000萬至5000萬的巨額花費給降下來了。
新西蘭創業公司RocketLab僅花費了490萬將一顆小型衛星送入軌道。公司的一款名為“盧瑟福”(Rutherford)的火箭引擎采用電池作為發動機驅動,其氧和碳氫化合物引擎的所有配件都是首次采用3D打印制造。該公司打算今年試運行這一新技術,明年計劃每周將一顆衛星送上既定軌道,進行商業運作。
新西蘭創業公司RocketLab僅花費了490萬將一顆小型衛星送入軌道。公司的一款名為“盧瑟福”(Rutherford)的火箭引擎采用電池作為發動機驅動,其氧和碳氫化合物引擎的所有配件都是首次采用3D打印制造。該公司打算今年試運行這一新技術,明年計劃每周將一顆衛星送上既定軌道,進行商業運作。
貝克稱,這是開放太空旅行至關重要的兩個因素,由于小衛星的發射在時間以及金錢上的耗費上讓人望而卻步。如果RocketLab 計劃可行的話,小衛星的耗費成本以及發射頻率都能得到有效改善,并且3D打印引擎技術意味著發動機可以在短短三天內打印完成。
大量公司需要采用衛星服務,包括電視、廣播、寬帶以及街景地圖。低廉的價格使得更多的中小企業加入了日益激烈競爭的行列。貝克稱,已有30家多公司注冊并使用RocketLab的服務,包括政府學校,該公司的主要投資方科斯拉風險投資公司(Khosla Ventures )以及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也在其中。
Rocketlab是眾多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航天航空技術的公司之一。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期正通過3D打印全尺寸銅合金火箭發動機零件來節約成本。
“我們的目標是制造火箭發動機零部件比過去提速10倍,同時降低50%以上的制造成本。”美國宇航局工程師克里斯•普羅茨(Chris Protz)在一份聲明中說。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稱,銅合金是作為火箭發動機燃燒室機器零件內襯理想材料因為其耐高溫,而且比其他金屬更導熱。
與此同時,去年7月,私營航天公司SpaceX 一枚帶有3D技術打印引擎閥體的火箭升空。 “與傳統鑄造相比,打印閥體需要較高的力度、韌性以及抗斷裂性能,且材料屬性具有較低的變異性。閥體的打印周期不到兩天,而典型鑄件完成的時間則需按月計算。”該公司在去年的一份新聞稿中說。
由億萬富翁企業家艾倫•馬斯克(Elon Musk)創建的美國航空公司已創建了一個打印引擎室,只花了三個月時間。 “該計劃最終使得宇宙飛船充分并迅速地重復使用,它能夠加油并反復飛行以大幅降低太空旅行費用。”SpaceX公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