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防》雜志近期發表文章稱,軍用3D打印技術將極大縮短軍隊供應鏈,降低后勤保障成本,甚至引起軍隊后勤系統發生革命性變化。當前美軍正在廣泛研究軍用3D打印技術在后勤保障中的運用。但是,在大規模運用軍用3D打印技術方面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例如打印零部件的質量和知識產權問題,3D打印機的防網絡攻擊問題以及使用人員的培訓問題,這些都影響和制約著軍用3D打印技術的運用。文章認為,美軍大規模使用3D打印技術尚需時日。
美國公司認為,3D打印技術可能會使美國國防部減少庫存和存儲空間,從而降低各項成本。隨著技術的進步,一些軍隊領導人希望給倉庫和已經部署的部隊配備3D打印機,以方便實施維護、加強戰備和節省資金。美國海軍對這項技術特別熱心,為了制定建造、認證和交付零件的標準,在兩年前已經成立了一個“打印艦隊”項目。展望未來,官員們設想打印出更大、更復雜的物體,例如飛機機翼,甚至是小型無人機。
據美國海軍發布新聞稱,美國海軍負責艦隊戰備和后勤的作戰副部長菲利普•庫洛姆中將說,“很快供應鏈就不會再有物理束縛”。但是,官員們也擔心,對手們可能會利用網絡工具造成軍方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打印飛機或其他系統的有故障零部件。美國海軍正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保護3D打印機免受直接和間接攻擊。
如果這些系統連接到美國海軍的信息網絡,或者水手們拿出受感染的閃存盤,并將其插入一臺3D打印機,那么它們可能容易受到攻擊。美國軍方表示,“這些都是我們所關注的領域,也都是我們現在正在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