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vnplv"><form id="vnplv"><nobr id="vnplv"></nobr></form></form>

                      90后創客和他的3D打印機

                         日期:2014-07-30     瀏覽:323    
                      核心提示:  一個1995年出生的深圳男孩,高中階段就組裝了100多臺3D打印機,創建了研發銷售3D打印機的公司,多家投資商正在爭搶他的新研

                        一個1995年出生的深圳男孩,高中階段就組裝了100多臺3D打印機,創建了研發銷售3D打印機的公司,多家投資商正在爭搶他的新研發成果——“會社交的電動滑板”……高考結束至今,他已經滿面春風地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穿梭,運營起自己的公司。他就是吳海鵬。

                        投資商爭搶“會社交的電動滑板”

                        上周五,與筆者約好的吳海鵬踩著滑板如風似影般來到采訪地點,一臉的陽光自信。

                        今年7月5日,高考結束不久,吳海鵬就馬不停蹄地趕往上海參加“黑客馬拉松”比賽。比賽要求在兩天內制作出富有創意的作品。他臨時組成11人的團隊,經過兩天兩夜的趕工,他們以“帶社交功能的電動滑板”奪得第一。

                        這個電動滑板不僅可用手機操控、設置基本參數,還可以尋找“板友”玩多人競賽。比賽剛結束,就有一家企業愿出資50萬元合作生產并推廣這種滑板。他還沒來得及考慮清楚,又涌來了七八家風投機構的代表,都盯準他們的研發團隊,愿意出更高價合作。

                      吳海鵬

                        由于臨時組建的研發團隊大部分人都出于興趣,比賽后各回崗位,只剩下3名創客,他們進行了具體分工:吳海鵬與一個小伙伴回深圳找材料供應商和制造廠,按照他們的設計,制作出了第一臺會社交的電動滑板“樣板”。吳海鵬舉起手中的“樣板”告訴筆者,他本周要立馬帶著這個滑板飛到杭州,和投資商一一洽談。

                        凈賺2萬元

                        吳海鵬的第一筆創業資金來自高一時,他用一年時間凈賺了2萬多元。

                        他做的第一個東西是移動電源,從拆解手機電池、熟悉各種電芯特性、制作樣板到自行設計升壓保護板,一切靠自己。當時他在視頻網站上搜索相關的電子教學視頻,泡圖書館查資料,買了許多電子元件,拆了許多數碼產品,還經常到華強北各電子市場內轉悠,瘋狂地吸收積累知識。

                        從那時起,他了解到單片機、電路、電子元件、焊接等知識,熟悉了各種元件的特性及如何設計電路,在熟悉電子硬件的同時,也大大提高了DIY質量。

                        當時移動電源不像現在這么普遍,但同學之間對移動電源的需求很大。于是他開始自制移動電源出售,并找到宣傳途徑銷售給其他學校的學生。高一一年,他利用課余時間凈賺了2萬多元,為日后的創業與試驗積累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兩年組裝100多臺3D打印機

                        吳海鵬第一次接觸3D打印機是在2011年下半年,也就是高一下學期。當時他參加了寶安區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設計智能小車系統。

                        由于是第一次設計東西,很多方面沒有考慮周全,最致命的問題就是精度。他花了1個月才畫出一個十分簡單的雙面板電路,而且畫圖有錯誤,栽了不少跟頭。當時他從未見識過3D打印機。在用麥克納姆輪加工時,他才第一次接觸到國內比較少見的3D打印技術。

                        僅學習了幾周的ProE后,他便開始繪制麥克納姆用的3D設計圖,并聯系了香港的一位3D打印機愛好者打印出智能小車的車輪。從此,他被3D打印機迷住了??吹?D打印機的發展前景后,他果斷地組裝了一臺3D打印機,這改寫了他未來的道路。自從他組裝出多臺3D打印機,很快就有人上門來高價買下。這些人中,有的是動漫公司需要3D打印機制作場景或卡通形象模型的,有醫生,也有純粹的3D模型愛好者。

                        這之后,他開始“瘋狂”地制造自己的3D打印機。兩年內,他制作了100多臺3D打印機,掙的錢全用于機器的升級,也為創業積累啟動資金。

                        校園發明家打入創客圈

                        2012年末。吳海鵬代表寶安第一外國語學校參加第28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聽說深圳柴火創客空間有3D打印機,他就好奇地去參觀。正值柴火創立不久,他參加了后續的創客空間的活動,認識了張浩。通過張浩組織的活動,他第一次了解到創客的“開源”文化、“開源”設備和協同工作模式,也認識了不少同道中人。在創客圈,每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大家各取所需,互幫互助。

                        在隨后的科技創新大賽上,他的技術與作品吸引了眾多評委的眼球。他了解到深大創業園內的“思路飛揚”和他制作的與便攜掃描儀類似的盲人閱讀器。恰逢深大創客的建立,他結交了一群熱愛創客文化的大學生,感受到與中學不同的創客文化氛圍。

                        在這段時間里,通過創客空間、科技創新大賽、深大創客,吳海鵬結識了不少朋友,有技術大牛,也有普通愛好者,這讓他在各方面有了顯著的提升。當3D打印機開始在中國火熱起來,他順勢坐上了這趟過山車,在剛滿18歲時就創立了自己的公司。運營公司與研究3D打印技術,反過來又讓他熟悉了不同的機器加工工藝與流程,大大提升了他的設計能力。

                        2013年初,有了3D打印技術的支持,吳海鵬對智能小車進行了改良,使用了5V步進電機代替舵機,增加了顏色傳感器矯正路線。小車實現了自動掃描、OCR識別、語音朗讀、自動翻頁等功能。他因此獲得中學發明三等獎。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設計目標,但他從這次實踐中收獲很多經驗。后來因為智能小車后續發展難度高,成本大,與收獲不成正比,他最終放棄智能小車的研發項目,專心研究3D打印機。

                        吳海鵬說,“我從小就非常喜歡拆東西、做東西。到現在我爸還有張照片,當時我3歲,正在拆積木。”

                        小學開始玩航模、初中開始玩梁木結構,吳海鵬從小就積累了動手經驗。

                        初中時因為迷上網絡游戲,他開始自學電腦編程。為了弄懂C++、標準C語言等偏門、復雜的電腦語言,他經常泡圖書館,看到比較好的文章就用手機拍下收藏,但是翻拍的效果不如人意。他說:“當時我就突發奇想,能不能用一輛智能小車搭載攝像頭,自動掃描書籍,這樣拍攝質量應該更好。”

                        從“小白”自學成創客他沒跟家人訴過苦

                        高中三年,吳海鵬從一個連“電阻”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電子小白”,通過不斷努力地自學、動手實踐,完成了學生創客的升級。

                        他一邊完成功課、準備高考,一邊潛心自學,獨自面對所有困難,包括資金、學業、朋友、技術等。他沒有跟父母訴過苦,直到快高考時,他才向父親表達了想法。因為父親常嘮叨他不認真學習,在不知所謂的機器上浪費時間,因此沒有為他的研究、他的創業提供任何資金上的幫助。但吳海鵬表示會一直堅持3D打印技術研究,不會放棄。希望他能在創客的路上一直向前,堅持自己的夢想。

                       
                      打賞
                       
                      更多>同類新聞資訊

                      推薦新聞資訊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手機網站:
                      新浪微博:
                      微信關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

                      24小時在線客服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_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_污网站免费_男人操心女人的视频

                                      <form id="vnplv"><form id="vnplv"><nobr id="vnplv"></nobr></form></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