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管理過程中,人員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中之重。針對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我們需要運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中國五千年國學精粹致力于研究人,當代企業管理同樣需要從人性出發,借用國學的智慧優化企業管理,能有效把握企業員工內心動態,增強企業競爭力。
1、基層員工用法家思想管理,“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
基層員工是公司執行力最基礎的部分。在最短時間內高效的完成工作,是對基層員工的基本要求。用什么來保證他們的高效執行呢?答案是,制度。
法家思想強調:“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于法?!痹趯鶎訂T工的管理上,適合采用法家思想,用統一的規章制度來約束。要求他們執行上級命令,保證工作效率,同時對有突出貢獻的員工給予獎勵。
2、企業中層用儒家思想管理,“人無信不立”
中層管理者是企業的中堅力量,他們既要發揮其承上啟下的作用,又要具備獨擋一面的潛能。作為高層決策的執行者,和基層工作的組織者與管理者,中層的位置非常重要,將決定企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
孔子曾提出:“人無信不立。”企業中,責任能否落實、措施是否到位、問題能否得到解決,關鍵還是要看中層,他們是執行的主力。在企業管理中,要給中層一定的激勵處罰的權力,以幫他們樹立管理者的威信。
3、企業高層用道家思想管理,“無為而無不為”
高層是企業運營的核心人物,在公司做出整體的發展規劃后,負責監管和控制全局。一家企業中,高層人數占全公司的20%左右,作為公司的核心人物,他們決定了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潛力。
老子曾說:“無為而無不為”,管理學上也有一個觀點:管理控制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控制也能達到目標。在對高層人員的管理上,應該采用道家思想中的“無為而治”,在充分授權的情況下,更多地讓高層人員去指揮和決策,避免過多地干預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