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堅守正義應得19連勝
先來梳理一下王老吉與加多寶系列糾紛的關鍵點。雙方糾紛主要是“商標之爭”、“紅罐之爭”、“虛假宣傳”三方面。
“商標之爭”于2012年5月9日落下帷幕,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裁決,“王老吉”商標回歸廣藥集團。而涉嫌受賄的鴻道集團董事長陳鴻道至今外在海外潛逃,尚未逮捕歸案。
“紅罐之爭”也即將迎來終審結果。2015年6月,“紅罐案”二審在*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王老吉提交了加多寶使用“三無機構”數據造假的新證據,為二審勝訴加碼。據了解,加多寶一直使用的排名中介機構——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被央視曝光為三無機構,涉嫌數據造假,這在業內引起了軒然大波。
央視《經濟半小時》調查到,“只要交納一定的費用,該機構就可以為企業量身打造一款優秀的銷售數據排名。只要提供企業名稱和產品名稱,就能根據中心的數據為企業出具銷量排名等證書,買的名次越高,企業交納的費用就越多。費用起步40多萬元,多則繳納數百萬元。”
企業交點錢,就被評為全國市場銷量*品牌,看似荒誕的事件就這么堂而皇之的出現在現實中。這也從正面佐證了加多寶廣告語“中國每賣10罐涼茶,7罐加多寶”的數據支撐很可能存在造假。出人意料的是,包括加多寶在內的眾多企業都對此事三緘其口,不知是“中國行業企業信息發布中心”故意連累加多寶,還是眾多企業“授權”造假,成就了這家中心。
加多寶的“虛假宣傳”案也紛紛進入終審階段,多起案件皆判加多寶敗訴,似乎成了敗訴的“囚徒”。2015年7月28日,北京*人民法院終審判定加多寶使用“七連冠”廣告語為虛假宣傳,加多寶賠償王老吉經濟損失300萬元。而2015年8月17日,湖南省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也判決加多寶多宗廣告構成不正當競爭虛假宣傳,賠償王老吉經濟損失共計900余萬元。2015年底,王老吉更是迎來怕上火案、配方案、吉慶時分廣告語案等多場勝訴,至今共獲得19連勝。
法律界人士表示,新廣告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加大了打擊力度,如果按照新廣告法嚴格執行,加多寶將面臨空前的行政懲處,并為自己釀造的“苦果”承擔更高的違法成本。
縱觀王老吉與加多寶的三方面的系列糾紛,王老吉取得全面壓倒式的勝利,獲得了法理層面的“力挺”。北京達曉律師事務所*律師、德國馬普所法學博士吳一興指出:“法院對王老吉與加多寶此前系列爭議的認定與裁決都是有理論依據與法律依據的,基本保證了程序正義與事實正義。”
百年傳承營銷創新演繹中國紅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自古就是禮儀之邦,以誠信待人,儒家文化更是深入人心,“人之初、性本善”早已是深入中國人骨子里的理念。而傳承百年的王老吉繼承了中華文明的光榮傳統,其在品牌創立之初就有了“老老實實王老吉”的品牌宗旨。一直以來,王老吉在遵循“祖訓”的同時,通過捐款、設立公益基金、救災等方式,將一個*應有的品質表現得*。
與此同時,王老吉積極與央視、愛奇藝合作,打造中國涼茶文化記錄片,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努力進取。
除了在法理和情理上全面占優,王老吉近年來的創新營銷也積累了大量人氣,獲得廣大消費者信任和支持。
2015年,王老吉營銷策略是籠絡更多的年輕群體,從而發布了超“吉”+戰略,打通線上線下互聯超級生態圈,并向市場推出更多年輕、活力、青春元素的“越熱越愛”系列態度罐,進一步拉近了與年輕消費者的距離。
曾經王老吉一句“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廣告語引起很多消費者的共鳴,然而互聯網的興起,大IP力量“大行其道”,王老吉也需要年輕、新鮮的消費群體來鞏固涼茶市場,需要團結更多的粉絲來烘托粉絲效應。所以王老吉投資了《萬萬沒想到》大電影,與愛奇藝推廣《盜墓筆記》等,迅速的團結了一批社會互聯網用戶的中堅力量,讓中國紅風靡全國。
廣東營銷學會會長楊洪指出:“多年來,消費者心目中已經形成了‘紅罐=涼茶=怕上火=王老吉’的印記,王老吉已經成為涼茶代名詞?!?/p>
對于中國人而言,紅色有著特殊的含義,除了代表傳統的吉祥、喜慶外,在長期的使用過程中還被王老吉賦予了青春、活力、正能量等含義。紅罐王老吉不僅是一罐送健康的涼茶飲料,更傳遞了積極向上的精神力量。
品牌回歸三年來,王老吉不斷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夯實了行業*地位。堅守正宗中國紅的王老吉,不斷創新營銷,2015在涼茶的主銷區域一路飄紅、快速增長,取得驕人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