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vnplv"><form id="vnplv"><nobr id="vnplv"></nobr></form></form>

                      國產3D打印實現高端突破民用成本仍是難題

                         日期:2014-11-24     來源:中國企業報    瀏覽:233    
                      核心提示: 日前,一則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機體承重件使用國產3D打印制造的消息為長期爭議的3D打印產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日前,一則中國國產大飛機C919機體承重件使用國產3D打印制造的消息為長期爭議的3D打印產業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這是西安鉑力特激光成形技術有限公司在第十屆中日國航展上曝光的數款3D打印航空產品之一,根據該展商負責人介紹,其金屬3D打印產品在軍事、航空、汽車、機械制造和醫療領域都有廣泛應用。

                      有分析人士指出,得益于政策支持、高等院校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工業級市場如航空、國防等領域正在突破,但是醫療衛生、3D照相館等民用市場在材料、設備上仍然依賴國外,在成本居高不下的情況下還是“叫好不叫座”。

                      突破工業級市場

                      在珠海航展的西安鉑力特展館,除了前面提到的C919機體承重件,還有一個戰斗機渦扇發動機葉片。據悉,這塊葉片是戰斗機在使用過程中造成損壞,由鉑力特使用3D打印技術進行了修復,實現了損壞零部件的修復再利用。

                      雖然這是鉑力特第一次公開展示其在航空、國防領域的3D打印產品,《中國企業報》記者在其官網發現,早在2012年,這家公司的“激光立體成形技術及國產C919飛機復雜鈦合金構件生產制造”項目就獲得了中國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資助。

                      鉑力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其公司已經實現了從原材料供應到打印器材制造的全套國產化,在航空領域可以實現從細微零部件到大型機體承重構件的整體打印,其大型金屬3D打印設備已經投入軍事領域使用,也正在考慮出口。

                      中國3D打印技術的研發還得到了國際航空巨頭的關注,今年3月,歐洲空客公司與西北工業大學簽署合作協議,重點研究激光3D打印技術在飛機部件制造中一次打印成形、減少加工余量以及材料在成形過程中變形等難題。

                      據悉,空客公司已經在探索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個別飛機零部件,甚至更大的機體結構件。原因是采用3D打印技術進行飛機零部件制造,將大大降低制造及維修、運營成本,特別是用來制造目前已經停產、仍然有市場需求的飛機零部件。

                      產業鏈雛形初現

                      3D產業的升溫正在成為中外公司傾力角逐的領域。近日,北京數碼大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推出包括CAXA 3D實體設計2015、CAXA PLM協同管理2015等產品。而此前的一周時間,數碼大方剛剛發布了其最新移動應用軟件“3D空間”。

                      數碼大方市場部總經理楊維明透露,3D實體設計2015還集成了CAE有限元分析模塊,可以實現對3D模型的網格自動剖分、分析計算和結果呈現,將過去“高大上”的CAE有限元產品分析和優化設計方法普及到百萬機械工程師。

                      包括外資企業也在持續加大對中國市場的開發。歐特克中國研發中心消費產品部門總監陸志國告訴記者,為了刺激、帶動3D打印市場更健康的發展,早在今年上半年,歐特克就宣布將于年內推出免費的開源3D打印軟件平臺Spark。

                      陸志國透露,為了更好地推動3D打印領域的發展,歐特克將投入1億美元設立Spark investment Fund投資基金,為3D打印領域的企業家、創業公司和研究人員提供支持。預計到明年初,歐特克首批自有品牌3D打印“Ember”將正式亮相。

                      專家表示,在三維建模環節,盡管國際品牌歐特克依然占據全球大部分份額,中國本土還是涌現了一批知名公司,例如在3D CAD等CAD領域比較突出的中望軟件、非接觸三維成像技術廠商的杭州先臨三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除了產學研環節的互動,從3D打印整個產業鏈來看,材料、工藝、裝備到應用等出現了一批領頭企業,如生產耗材的珠海西通電子有限公司、生產工業級和桌面級3D打印機的北京太爾時代科技有限公司。

                      此前,在今年9月舉行的“3D打印與生物醫療器械產業化推進會”上,工信部副部長蘇波透露,工信部正在牽頭制訂《國家增材制造產業發展推進計劃(2014—2016年)》,進一步推進增材制造技術的產業化發展。

                      成本高阻礙民用

                      然而,相比航空、國防等工業級領域的突破,民用市場則顯得華而不實。

                      各大商城銷售的3D打印機一度引起用戶的追捧。截至目前,在京東商城,最便宜的3D打印機只要3000元出頭,而在淘寶網,供用戶DIY的Reprap Prusa Mendel i3第三代套件更低至2100元,在線下商城如蘇寧也有3D打印機銷售。

                      絕大多數用戶購買之后卻發現,受限于打印材料和打印工藝,這類3D打印機固然可以打印出一些簡單的產品,產品的質量卻難以保證,大多處于“中看不中用”的尷尬境地,而且打印材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3D打印在民用市場的另一個引爆點則是3D照相館,不少企業也紛紛以此為突破口。浙江金華閃鑄科技推出了“萬元啟動3D照相館”,金運激光(300220,股吧)發展3D照相館全國連鎖品牌“記夢館”,上海遨為數字科技還在推廣實用化、軟硬件結合的3D漫像系統。

                      在北京三里屯SOHO就有一家3D照相館,《中國企業報》記者看到,雖然不乏有些顧客慕名而來,了解之后卻鮮有交易的。原因在于,僅制作一個10cm高的全彩人物像就需要近千元,想要使用優質材料、提高清晰度的話,價格更高。

                      有3D照相館負責人士坦言,3D打印確實吸引了不少顧客,但是經濟效益上不來,因為3D打印照相技術成本較高,一方面是國外進口的設備高達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元,進口的塑料、光敏樹脂等材料成本也居高不下,這就大大增加了民用3D打印的成本。

                      慧聰研究ICT事業部總監張本厚認為,高新技術發展的規律通常都是從工業領域特別是國防開始的,這主要是由國家政策的支持和商業企業的需求推動,在工業領域的3D打印發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民用市場才會逐漸成熟起來。
                       
                      打賞
                       
                      更多>同類新聞資訊

                      推薦新聞資訊
                      新手指南
                      采購商服務
                      供應商服務
                      交易安全
                      關注我們
                      手機網站:
                      新浪微博:
                      微信關注: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其他時間聯系在線客服)

                      24小時在線客服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五月_日韩精品久久久肉伦网站_污网站免费_男人操心女人的视频

                                      <form id="vnplv"><form id="vnplv"><nobr id="vnplv"></nobr></form></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