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聯合國人居署公布的《新城市議程》提出“將公共空間作為城市規劃的核心要素”?!?030可持續發展議程》也把提供安全、包容的城市公共空間作為未來城市規劃建設的重要內容,并且強調了城市公共空間的復合功能。
城市公共空間規劃建設主要是政府的職責。從社會角度,公共空間能提供交往互動的場所,培育市民的歸屬感與榮譽感;從經濟角度,城市公共空間能提供交易場所,增強城市活力;從環境角度,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態,提高防災減災的能力。
“城市更新”新時代下,公共空間在規劃設計中強調對城市零星地塊、閑置區域等開發利用,以及與周邊建筑、綠化景觀等環境藝術的協調。2010世博會后,上海市政府重點打造“創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態之城”,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城市公共空間更新成為城市空間轉型和品質提升,增強城市綜合服務、文化旅游等的重要途徑。
?二、關于世界城市日“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
“世界城市日”是中國政府在聯合國推動設立的首個國際日,它來源于上海世博會的精神遺產,并以上海世博會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作為總主題。
作為世界城市日主題展覽活動,由聯合國人居署和上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上海國際城市與建筑博覽會”(以下簡稱“城博會”),定位為綜合性大型國際城市建設(城市更新)與管理(城市運行)主題展,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和最好水平,通過論壇、展覽、評獎和社會活動的有機結合,提升中國在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領域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在住建部、市政府、各委辦局以及相關單位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展出規模近10萬平方米,參展單位400多家,累計參觀人數86032人次。
2020城博會將于11月21日-23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主題為“創新城市?美好家園”。展會將圍繞“創新與技術”,聚焦美麗街區,美麗家園,美麗鄉村三個城市功能區,為人們提供一個共同思考“城市創新”的可能性與暢想未來“美好家園”的場所。
擬邀請400多家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企業參展,企業和政府官員、行業專家、建筑師、工程師、設計師、技術人員、市民群眾等共同參與。設智慧城市、市政設施、舊房改造、公共空間、智慧路燈桿、園林景觀、公廁革命等多個專題板塊,同期舉辦主論壇和數十場系列論壇。
三、目標理念
一座城市的公共空間被喻為城市的“客廳”,一種“城市形象”的代表,一種“城市精神”的體現。
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市民多重需求的提升。既有城市公共空間存在空間資源浪費嚴重、整體環境品質下降、人性化空間缺乏和開發紊亂等復雜性問題。因而城市公共空間的構建和優化成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議題。?
基于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踐行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新城市議程》,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吧虾3鞘泄部臻g與環境藝術展”將依托“世界城市日”,在聯合國框架下,匯聚多方力量。結合當前住建部的工作重點,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要求。從規劃設計角度,全方位解讀城市工業遺址、河道濱水區、文旅地產、休閑廣場、主題公園、特色小鎮、地鐵空間、街道社區、第五空間等公共空間的更新方法和成功案例,圍繞“鄉村振興”、“舊區改造”、“城市治理”、“地下空間”等建設熱點,形成有利于推動關聯配套產品技術創新轉型發展,打造展示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國際高端平臺,輻射整個長三角市政設施建設各領域,為城市管理者提供未來城市公共空間的系統化整體解決方案。
四、展會優勢
上海城市的轉型發展對國內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上海城市的個性化與多樣性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發展應有的特色和亮點。
1、上海作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都市的資源配置優勢
全球城市的發展規律就是其資源配置能級在各個方面不斷提升的過程,上海打造全球城市,最終目標是對標最高級的全球城市,沿著綜合性、全球性的方向,持續推動能級提升。因此,在上海舉辦展會容易吸引全球的目光,對接國內外城市創新案例,為創新成果產業化提供服務,也會有更多的國家和企業參與到展會中來。
2、選址和配套設施優勢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擁有40萬平方米的室內展廳和10萬平方米的室外展場,配套15萬平方米商業中心和6萬平方米五星級酒店。位于虹橋商務區內,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交通網絡中心和經濟地理中心,已形成集商務旅行、市內通勤、過往轉乘等功能一體化的“大交通”功能。便于擴大展會在長三角及周邊地區的影響力及組織接待外省市專業觀眾觀摩。
五、功能定位
城市公共空間如何才能成為創新環境藝術與科學技術的天然實驗室?
展會既要反映當今國內外城市公共空間規劃設計與治理水平,又要集政策解讀、案例展示、對外交流、公眾參與等功能于一體。充分考慮案例展示與產品創新性的結合,與學術研討的前瞻性相結合,與人文藝術性相結合。
根據參展主體和專業觀眾的需求,引領相關產業發展,培育新興市場。打造品牌展示、工程采購、行業交流、政策引導等四大平臺。加強市政投資開發單位、規劃設計院與配套產品企業的溝通交流。
社會效益:廣泛知曉、公眾參與、凝聚合力。
實現面向社會普及公共空間的價值和發展趨勢的教育宣傳,推動觀念更新轉變。為市民提供社交活動的場所拓展空間范圍與層次,創造更多美好與快樂的城市生活。
經濟效益:反映企業的訴求,完善營商環境。
健全城市公共空間與環境藝術等相關上下游產業鏈,增強規劃設計單位與配套產品企業的產業關聯度。鞏固所帶來的城市文化與經濟價值,促進相關產業持續有力發展。
七、觀眾構成
-?有關城市建設和管理的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學會、科研院所所組織的觀眾;
-?長三角擬建、未建項目業主方代表
-?產品供應商,技術集成商,咨詢服務商等
-?國際商務處代表,國際工程承包方代表、海外項目業主方代表
-?重點重大工程、基礎設施投資單位,招標及建設總包單位
-?總工程師、總建筑師、總規劃師與建筑類院校研究人員
-?園林設計單位,園林工程、養護單位,建筑裝飾裝潢單位
-?知名社區及物業服務、管理公司、配套服務商
-?工程建設注冊執業人員
-?專業媒體單位等
八、觀眾來源
-?南通、嘉興、蘇州、常州、無錫等上海周邊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比較發達地區的市政、建筑、環保、住房等政府建設和管理部門;
-?各區政府組織建交委、街道等網格化管理部門;
-?市政總院、建科院、勘察設計院、城投、申通、華建、隧道、建工等大型市政投資與設計施工單位;
-?地產集團、虹橋商務區、國際旅游度假區、蘇河灣、浦東發展集團、陸家嘴集團、楊浦濱江、西岸集團、青浦淀山湖新城開發公司等大型政府投資開發商組織相關工程設計、采購部門人員參觀;
-?通過論壇會議的形式,邀請論壇主辦單位及演講嘉賓協助組織聽眾到場參觀;
-?各國駐上??傤I館,商(協)會等貿易促進組織等;
-?社區和街道組織普通市民群眾、親子家庭等社會團體參觀。
九、相關合作單位
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市規資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水務局、市綠化市容局、市通信管理局、市城管局、市房管局、市路政局、城市綜合事務管理中心等各相關委辦局的積極動員相關單位參展。
十、現場活動
在展館現場設置獨立會議區,舉辦多場設計研討會與技術交流會,吸引企業與媒體參與。利用自身資源,圍繞“城市形象宣傳片”、“地鐵公共空間與城市文化傳播”、“醫院公共空間藝術與康復功能改造”、“重塑城市風景線”、“立體綠化的未來創新技術”、“生態上海與公共藝術”等主題,在展會現場開設專業分論壇。安排專人全力配合論壇的觀眾組織與會務接待等事宜。
活動期間邀請中央電視臺、上海電視臺、廣播電臺、解放日報、新民晚報、文匯報、東方網、澎拜網、中國日報網、建筑時報等各大媒體現場參與。對本次活動、展示的優秀項目、技術及產品進行深入報道。
參展費用
標準展位(18㎡起訂)1,696 元/㎡,光地展位(36㎡起訂) 1,590 元/㎡
標準展位:三面圍板、滿鋪地毯、一桌二椅二只射燈、一個220V/500W插座。
光地展位:無展具配置。水、電、氣以及光地管理費另計。
面積:100000平米展覽范圍
1.社區街道
參展范圍及產品:小微便民設施(座椅、亭廊、垃圾箱、宣傳欄)、停車設備、健身設備、社區服務設施、藝術景觀設施、地面鋪裝、
2.城市廣場
參展范圍及產品:地面鋪裝、娛樂設施、花草植被、園林澆灌、景觀雕塑
3.公園綠地
參展范圍及產品:地面鋪裝、健身設施、花草植被、景觀雕塑、座椅長廊
4.交通樞紐
參展范圍及產品:戶外燈具、地面鋪裝、浮雕壁畫、導視設施
5.公共服務設施
參展范圍及產品:建筑材料、地板鋪裝、墻面粉刷材料、智能商業零售設備
6.濱水空間
參展范圍及產品:地板鋪裝、健身設備、道路指示裝備、戶外照明設備、園林綠化
7.地下空間
參展范圍及產品:建筑設計、地下防火防水材料、戶外照明、通風設備、排煙排氣裝置、地下供電設備、地面鋪裝、墻面粉刷材料、藝術景觀裝置、便民設施
8.歷史文化街區
參展范圍及產品:歷史文物修復、建筑加固、道路修護、建筑設計
9.建筑設計企業(城市公共空間藝術專題展區)
參展企業: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PPAD上海市浦東新區規劃建筑設計有限公司、上海歆卉景觀設計有限公司、艾麥歐(上海)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上海本義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10.相關產品技術
建筑材料、建筑加固、門窗幕墻、地面鋪裝材料、藝術裝置、路燈桿及標識設備、景觀雕塑、浮雕壁畫、電子廣告牌、園林綠化、景觀軟裝、戶外照明、便民設施、戶外家具、智能商業零售設備、無障礙設施、戶外廁所、垃圾箱、停車設備、環衛設備